1

生存法則,默非定律,能量不滅定律,大道理用不同的型態呈現,時間是累積是磨滅,頂尖學者們聚集著大量知識時間的墊堂,美國名校排名

8歲的Judy(化名)就讀於香港最著名的一所國際學校,她的成績在眾多優秀同學中並不算突出,但是她對於即將開始的美國大學申請卻胸有成竹,因為早在去年的暑假,她已經被邀請到哈佛大學,與學校網球隊教練進行了深入的溝通,彼時,她已經是香港網球隊的職業選手。12月12日,哈佛大學提前錄取通知書,如期的寄到了她手上,她也成為了家族中繼爺爺和父親後的第三位哈佛本科生。2014年,5919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向哈佛大學遞交了提前申請,976名學生獲得錄取,最終錄取率約為16.5%,創下了六年來的新低,Judy無疑是少數的幸運者之一。

16歲的田田先後師從鋼琴家韋福根、秦川,以及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(Vedakaplinsky),小小年紀的她已經在上海音樂廳第三次開獨奏音樂會了。不僅如此,是紐約威郡青年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、校數學隊隊長,獲得全美英語(課程)教師作文大獎、倫斯勒大學數學和科技獎、大紐約地區英文拼字比賽第一名。拿著這份驚人的簡歷,她說:我的目標是申請美國最好的綜合大學,主修數學和音樂雙專業。

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在亞洲區的排名,Judy放棄了大部分的學習時間,跟隨教練四處徵戰。而田田的書包總是很重,因為除了六七門學科的教科書,還有其他必讀書和選讀書。比她書包還重的同學比比皆是,最重的約104斤。

Judy和田田,只是眾多華裔少年的代表之一,他們為了進入最好的學校,不僅要拼學業、藝術、體育,還要拼祖宗—爸媽是否已經是名校的校友。Judy的爺爺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捐贈時間最長的校友,爸爸的事業同樣成功,在哈佛設有常年獎學金。而田田,除了突出的學業和音樂特長,她的課餘時間被各種活動填滿:辦校報,採訪、寫稿;參加網球訓練,每周1小時;和同學創建社團,去社區為植樹籌款。一個殘酷的現實是,在美國大學申請表上一直有“特長”欄,學生不僅需要列出特長,表格下有“得獎地區:州、全國、世界”的等級提示。如果不是成績斐然,不算特長,特長必須“與眾不同”。特長欄空白的學生,基本不可能被名校錄取。

追求卓越,人類遊戲規則之一,大自然生存法則並無追求卓越的現像。

數據顯示,今年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中,SAT閱讀、數學和寫作成績超過700分的申請人分別為14000人、17000人和15000人,另有3800人從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。當同學們在成績上難分勝負時,課外活動成為競爭的又一個戰場。留學(課程)低齡化的熱潮,不僅讓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空前激烈,甚至在5年前只有少數家庭關註的美國寄宿高中的申請上,也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時代。2014年美國寄宿高中申請人數估計超過2萬,而這個數字在5年前,只有不到100人。滿分為2400分的SSAT考試,2300分以上的中國學生估計有近100名,排名前50的美國寄宿高中,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收到超過200份來自中國的申請材料,而他們只準備發放不超過10個的錄取通知。

美國記者愛德華·休姆斯,曾獲最高新聞獎“普利策獎”。從2001年秋季開始,他花了一學年時間,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“蹲點”。他在這所學校聽課,和學生聊天,採訪學生和老師們,還在這個學校教一門論文寫作課,甚至也親自參加考試。 一年的體驗,讓他寫成一本書,書名叫《夢想的學校》,此書在2003年出版,全書近400頁,只有3大章,他在長達188頁的第一章用了這樣的長標題:“4是有魔力的數字:4小時睡眠,4杯拿鐵,4.0”。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,每天夜晚到12點時,我仍然是愉悅的,因為這才12點,我還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繼續學習。寫到這里,我的心情並不沉重,在從事國際教育6年,培養了數百名學生前往眾多一流高中和大學後,我希望在這里分享給所有學生和家長的道理是:追求卓越,從來就不曾輕而易舉。

 

相關閱讀:

1.玩具商搶市 靠Youtube影片

2.藍寶堅尼 拉風50年

3.寶馬4系列概念車 開創新局

4.夏季保苔 開車無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空運海運寄送包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